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采取愈加激进的关税政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增加,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一定挑战。
从国内来看,今年前2个月,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持续回升。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从取向看,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力度看,赤字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另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达到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也达到4.4万亿元,均达到历史新高。合计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体现中央加杠杆稳增长的决心,货币政策将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从组合看,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一致性评估,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协同配合。这样的宏观政策组合向全社会传递清晰有力的宏观政策信号,为实现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9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各项工作都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原燃料供给宽松的背景下,钢材价格主要受市场供需两端影响。春节假期后至今,需求启动较为缓慢,供给仍然是决定后期钢材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主要任务有: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从中长期来看,粗钢产量调控对钢材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