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根据要求,预计未来5年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复合增速超40%,国内钢结构用量整体复合增速约为9.5%,预计到2025年中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达到7533亿元。同时,今年5月1日发布的《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新国家标准优化了H型钢规格系列,填补了国内外超大规格H型钢的空白,更好地满足了钢结构建设需要,有利于提高热轧H型钢在钢结构的应用占比,推进H型钢产品国际化,为国内钢结构的设计、制造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材依据,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随着中央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的不断明确,地方政府配套政策也在密集落地,部分省份在出台装配式建筑专门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时,也纷纷制订了钢结构建筑发展规划,明确钢结构建筑形式的推广实施范围及各类新建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占比。可以说,发展热轧H型钢是钢铁行业的必然,也是政策使然。
热轧H型钢在产品质量、低碳环保、综合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一是力学性能稳定可靠。热轧型钢通过高温一次成型,内部晶粒结构均匀,无焊接产生的局部热应力、气孔、裂纹等缺陷,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抗疲劳性和抗震性能,尤其适用于建筑承重结构。二是生产高效低碳环保。热轧型钢采用工厂标准化批量生产模式,可直接按规格供货,无需经过下料、拼装、焊接等复杂工序,大幅减少了钢结构加工厂的加工环节,有效降低了碳排放。三是综合成本优势明显。焊接型钢需额外投入切割、焊接、打磨、探伤等费用,且加工周期长,导致时间成本增加。相比之下,热轧型钢一次成型,降低了复杂生产环节及时间周期等方面的综合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