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绿色是硬约束,更是特钢企业的竞争力杠杆。他介绍,2024年,特钢行业电炉钢占比为20.7%,虽高于钢铁行业平均水平,但远低于欧美(40%以上)国家,长流程较高碳排放模式仍是主流,发展空间巨大。“每吨电炉钢的碳排放较传统工艺低65%,这是特钢企业必须抓住的绿色杠杆。”他强调。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加速我国特钢产业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使特钢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环保水平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更赋能特钢全链条,重塑产业生态。
再次,高端化是特钢发展方向,也是竞争力的体现。刘建军介绍,规模第一、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技术突破等四大优势奠定了中国特钢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的地位。目前,我国特钢产业在产量、品种及部分高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领跑产品不足10%、大多处于并跑等,尤其是仍需加快突破高纯度、高稳定性、长寿命等部分高端特钢产品研发技术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