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以来,黑色系期货板块市场交易核心逻辑是产业链的负反馈作用,聊城大口径厚壁钢管与炉料价格均呈现螺旋式下跌走势,炉料端下跌幅度大于钢材端,具体表现是聊城大口径厚壁钢管表面需求量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粗钢产量同比出现显著增加,市场需求边际改善较弱导致强预期落空,叠加聊城大口径厚壁钢管端利润被不断压缩、原材料端供应量回升,促使产业链负反馈格局形成。近期钢厂端主动限产以缓解需求走弱的压力,炉料端需求高位见顶后持续回落。
整体来看,铁矿石需求仍处于下行周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48.4亿元,利润同比减少111.9%;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5月上旬重点钢企日均聊城大口径厚壁钢管产量为208.69万吨,旬环比下降7.89%,同比下降4.5%;5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761.12万吨,旬环比下降2.76%,同比下降6.07%。
供应方面,中期铁矿石供应增加态势不变,叠加短期供应逐步改善,供应端支撑力度减小。澳大利亚、巴西矿山将进入供应高峰期,其中必和必拓和FMG矿山第二季度会出现财年冲量,FMG矿山产能已经释放,主流矿山供应端仍有增量。非主流矿山发运量稳中有增,主要得益于自印度、南非、俄罗斯、加拿大铁矿石进口增量显著。第一季度,南非、印度、俄罗斯、加拿大铁矿石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42.82%、75.57%、45.69%、85.16%。国产矿方面,在“基石计划”政策引导下,国产矿开工率迅速上升,国产矿供应量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国产矿产量为8640.3万吨。1月—3月份,国产矿产量累计为24326.7万吨,同比增长0.70%。截至5月4日,全国266家矿山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2.04%,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国产矿供应处于季节性回升周期,预计第二季度国产矿产量持续增加且有望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