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方面,国内煤矿已陆续复工复产,节后首周,洗煤厂焦精煤日产量已恢复至58万吨,较低点增加8万吨。据了解。春节后第二周煤矿端复产较为集中,因此国内焦煤供应将保持稳增趋势。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炼焦煤进口量为6383.84万吨,同比增长16.7%;2023年进口煤增量预期仍较强,这也是致使焦煤表现偏弱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近期数据来看厚壁钢管,今年1月份受假期因素的影响,蒙古国煤炭整体通关量低于去年12月份。但春节假期结束后,通关量已恢复至近年来最好水平,甘其毛都口岸通关量甚至突破1000车/日,且已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去年12月份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煤炭贸易重启的消息不断对市场造成扰动。最新情况显示,煤炭贸易重启基本确定,国内已有企业从澳大利亚采购煤炭,且第一船澳大利亚炼焦煤于近期到达国内港口。2月6日,中澳双方商务部部长举行了视频会谈,两国经贸关系回暖有助于澳大利亚煤炭流入中国,弥补国内优质主焦煤的缺口,若澳大利亚煤炭进口能恢复至禁令以前的量级(3000万吨以上),将对国内乃至国际焦煤贸易局势形成一定影响,后期有待持续关注。
综合来看,目前“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依然是“双焦”行情主导因素,且时间临近预期兑现阶段,市场观望情绪升温,需注意节奏上的把控。在“双焦”基本面上,煤、焦、钢3个环节开工整体情况呈现稳中有增趋势,“双焦”库存保持低位;短期内“强预期”尚不能被证伪,再加上刚性需求增加,“双焦”价格回调后继续下行的空间或有限;但在进口煤增量预期的冲击下,中长期焦煤表现或弱于其他品种,进而拖累焦炭价格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