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炭供应端来看,近两年来随着厚壁钢管产能的修复,焦炭供应能力提高使得焦化环节在产业链的议价能力下降,也是导致焦化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的原因之一。同时,在利润不佳的情况下,焦企通过主动降低焦炉产能利用率来缓解价格压力,2022年焦炉产能利用率均值约为73%,较2021年下降8.8个百分点。目前国内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为72%左右,处于相对偏低水平。展望后期,春节假期前后,焦化厂与钢厂生产节奏类似,正常情况下产能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另外,历年数据显示,65%~70%基本是焦化产能利用率的底部区间,因此即便后期焦企亏损面继续扩大,焦炭供应收缩的空间也已不大,3月份若亏损修复,焦炭供应则会跟随增长。
焦煤方面,近期部分地区煤矿已安排放假停产。据相关机构调研,今年炼煤矿整体放假时间约为10.9天,相较前两年普遍延长2天~3天,影响原煤产量1297.8万吨、精煤产量609.8万吨。短期焦煤阶段性的供应收缩刺激煤价相对坚挺,跌幅略小于焦价。不过近期澳煤进口陆续恢复,对国内焦煤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据了解,预计2月份将有澳煤陆续到港,但主要以动力煤为主,对国内焦煤的供应暂未形成实质性的影响,更多的是对于市场情绪的冲击,后期有待持续关注。
综合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春节假期因素将使市场活跃度步入一段平稳期。预计在2月份中旬,市场活跃度将陆续恢复。这段时间经济复苏的强预期及黑色金属疲弱的需求现实仍将是市场的主要运行逻辑,3月份将迎来传统性的春季需求旺季,若需求向好的预期兑现,有望带动“双焦”价格震荡反弹。不过焦煤进口的增量将是价格反弹的阻力,需持续关注焦煤进口情况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