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新迹象,那就是政策托底的动作变得越来越频繁。不仅各级政府推动了众多基建项目的出台,国务院还在8月30日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大督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将经济发展排在本次督查四大重点任务的首位。站在大口径厚壁钢管行业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投资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其中的基建则会是政府发力的主要内容。而基建加码必将对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起到托底的作用,下一阶段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不会出现大的滑坡,这是我们的核心观点。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码基建理由充分 经济的下滑,对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国务院在《通知》中开出的药方是“适度扩大总需求”,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排在第一位的手段就是“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建设”。这是我国政府保经济的常规手段,也是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1.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基建需要扮演稳增长角色 GDP增速一再滑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2010年一季度的GDP季度同比增速为12.2%,到今年二季度则下降到6.7%。政府制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也在不断下调,2014年为7.5%,2015年为7%,2016年则确定了6.5%-7%的区间范围。分项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驱动,但现在均面临下行压力。可以说,自80年代以来拉动中国奇迹的三驾马车均已失速,经济下行不可避免。市场普遍预期是,今后几年的中国经济增速仍会持续下降,不复前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将是我们不得不适应的“新常态”。 宏观经济不景气,投资重要性凸显,基建将扮演关键角色。消费不振是多年顽疾,外贸受全球经济低迷拖累,短期内难有改观,只有投资是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进行有效刺激的。但投资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6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维持个位数增长水平。更为严重的是民间投资的下滑。一直以来,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的比例超过六成,并且增速高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但今年来其增速断崖式下滑,不断创造出历史最低增长水平。1-8月份的累计增速只有2.1%,6、7月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转为负值,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力的下降。再细细考量,在投资项中,只有基建是政府可以很快发力的部分,政府的政策才是对基建投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正因为如此,基建成为了可以逆经济周期扩张的变量:在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充分的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稳定经济的目的。可以说,下半年稳增长还是要依靠基建投资。 1.2、基建投资完成额有限,加码空间充足 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8000亿元以上的铁路投资、1.65万亿元的公路投资,以及20项重大水利工程、2000公里以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600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新建改建20万公里农村公路等重大项目,这也是目前的《通知》中明确要督查的方面。如果这一基建计划能顺利完工,将会极大的拉动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 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基础设施投资情况并不理想。以基建中的大头交通运输为例,截止8月,增速与往年相比均有了明显下降,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比如,铁路运输业投资完成累计值4529亿元,距离8000亿元的全年目标还有很大缺口。从增速来看,今年的基建投资与往年相比均有大幅回落。铁路运输的投资累计额增速为8.5%,略低于去年同期10.9%的增速,道路运输投资的情况稍好,累计额增速为14.4%,但也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9.9%。按照统计局的数据,1-8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7%,铁路和道路交通的投资项增速均低于这一数字。 1.3、基建投资规划密集出台,政府托底意愿明显 今年以来的政策操作显示,政府托底经济的意愿依旧明显,各项政策仍在致力于维护经济的平稳增长。财政收支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上半年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为7.1%和15.1%,支出增速大大高于收入增速,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托底经济的迹象明显。今年7、8月两个月,发改委密集批复1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849亿元;1-8月,发改委累计批复基建投资项目逾万亿元。 除了已实现的财政支出,各类政府基建投资规划更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代表了政府对未来经济形势以及需要财政扩张到什么地步的基本判断。在全国层面,中央年初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地方还出台了大量的配套计划,据估计涉及基建投资达到5.8万亿元。此外,还有若干全国性的基建规划。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均涉及数以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若考虑到能源、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规划,数额还会更大。 1.4、PPP推动基建资金来源多样化,缓解财政压力 一直以来,财政都是限制政府基建投资能力的最大制约力量,但PPP的出现缓解了这一困难。PPP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缓解财政压力。根据财政部的说法,PPP是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并给予相应的利润回报。目前PPP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交通运输等使用者付费型行业,而原本这些项目大多是由政府财政、地方融资平台以及银行贷款投资的,既阻碍了社会资本的参与,也增加了政府负担,同时还容易导致投资效率低下等种种问题。在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后,PPP可以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刺激投资,形成双赢。 资金成本下降,PPP项目吸引力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基建投资。一直以来,因为PPP项目主要投资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是投资周期长、收益低的项目,而其他的投资机会则相较而言周期短很多,利润也较好,因而PPP项目的机会成本较大,难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随着货币环境的宽松,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资金的机会成本不断下降。目前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破2.7%,PPP项目7~10%的收益率变得极具吸引力,PPP项目的落地可能性上升。特别是在目前资产荒的背景下,货币资金的成本降低,PPP项目的投资吸引力不断上升。 二、基建加码,坚定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 基建是大口径厚壁钢管最重要的下游行业,基建投资的增加不仅会直接拉动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还会间接拉动机械等整个产业链的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本部分将注意力仅放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政府为稳定经济而推动的基建投资能够带动多少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尽管估计较为保守,却足以说明下半年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无忧。 2.1、基建是主要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行业 基建需要消费大量的大口径厚壁钢管。在大口径厚壁钢管行业所有的下游行业中,基建是主要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行业,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都涉及大口径厚壁钢管的使用。根据以往的数据估计,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是投入到基建之中去的,基建对于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细分来看,基础建设行业子行业包括能源、铁路、城市轨道、公路、水路、民航基建等。从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结构来看,交通建设约占基建类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的32%,能源类约占17%,其他除交通、能源外的土木工程约占51%。 基建下游子行业用钢需求比较复杂,不同子行业用钢特点及消耗钢量差异较大。以铁路行业为例,铁路大口径厚壁钢管主要用于新建铁路、旧有铁路的维修和改造、机车和车辆的制造与维修、铁路桥梁的建造等。铁道用大口径厚壁钢管品种主要有线路用钢、轨枕用钢、桥梁用钢、车辆用钢、车站等基建用钢、电气化铁路用钢等,涉及的大口径厚壁钢管多达几十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钢主要来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车体用钢,以及线路工程中的桥梁、隧道、车站等土建用钢。公路建设主要有高强度大口径厚壁钢管、线材、大口径厚壁钢管大口径厚壁钢管,型钢、镀锌大口径厚壁钢管等。其他子行业,如水利建设,水利工程中水坝、水池、水渠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大口径厚壁钢管、线材、圆钢等建筑大口径厚壁钢管,水利工程中管道工程则需要大量的大口径厚壁钢管以及各类配套阀门等。总体而言,虽然不同子行业用钢需求差异巨大,但也呈现一致性特点,即基建项目消耗最大的仍是大口径厚壁钢管、线材等建设用钢,而且用钢量巨大,在绝对数上是钢轨和车辆用钢所不能比拟的。 2.2、对部分未完成基建项目用钢需求的粗略估计 在2016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本年度的基建投资包括,要完成8000亿元以上的铁路投资、1.65万亿元的公路投资,以及20项重大水利工程、2000公里以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本部分将估计这一部分所能产生的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量。 根据历史数据推算,铁路建设每亿元投资消费大口径厚壁钢管0.333万吨,那么本年度8000亿元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投资将拉动2664万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本年度新增高速公路目标任务是4500公里,据测算,每公里高速公路耗钢量约为400-500吨,取中间值计算,2016年高速消耗大口径厚壁钢管约200万吨。城市轨道交通每投资一亿元将拉动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费1万吨左右,按照一亿元计算,本年度9098亿元的投资总额将拉动9000万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 此外,据估算,一米管廊大约需要5.3吨大口径厚壁钢管,若建设2000公里以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则至少需要消耗1000万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439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按亿元电网投资消耗大口径厚壁钢管227吨计算,电网建设用钢约为121.6万吨。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而在综合水利工程中,钢筋的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3%-5%,设备占10%-12%,这至少意味着价值400亿元左右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耗,按现价可以粗略折算为接近1600万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耗。 本部分的需求估算极为粗略,远小于基建中的实际用钢量,即使如此合计也有超过1.4亿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消耗。以目前的投资完成额来看,距离年初定下的目标缺口较大,若以60%的完成度为准,笔者粗略估计的这几项就还有5600万吨的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需要在接下来不到两个季度的时间内集中释放。下半年的各基建项目仍有巨大发力空间,利好大口径厚壁钢管的需求。 2.3、对下一阶段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的总体判断 仅仅从基建的角度,大口径厚壁钢管的需求是有保证的,尤其是考虑到基建会带动机械等其他大口径厚壁钢管下游产业的需求,基建投资的增加利好大口径厚壁钢管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但是目前大口径厚壁钢管第二消费者房地产的增速持续下降,对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有不利影响,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若本次国务院督查活动的开展,可以保证基建投资得到落实,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规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即使受到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的拖累,大口径厚壁钢管市场的需求也不会出现大的滑坡。总体来看,基建加码将奠定下一阶段大口径厚壁钢管需求坚挺的基调,利好的因素足以压制利空因素,除非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的需求出现大幅度萎缩,否则需求端不会出现大问题。 (责任编辑:薇薇)
|